三国史话

核心内容

多数人了解三国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著作,但是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小说就要体现作者的价值观,那《三国演义》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是拥汉贬曹,宣扬忠义。所以它抬高刘备,反对曹操,神化了诸葛亮和关羽,而袁绍、孙权这些在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却被淡化了。
受到演义的影响,人们看三国难免会主观先行,为这些人扣上或英雄或奸佞的帽子。但其实历史人物,是很难简单的用一两句话概括的,必须要结合他们所处的复杂环境,才能客观的进行评判。

前言

如何公正地评判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三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有关三国的书籍也是相当多,像正史有陈寿的《三国志》,点评类的有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传记类还有张作耀先生的刘备、曹操、孙权传。但最出名的当然要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了。

大多数人了解三国都是通过这本著作。但是我们也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小说就要体现作者的价值观,那《三国演义》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是拥汉贬曹,宣扬忠义。所以它抬高刘备,反对曹操,神化了诸葛亮和关羽,而袁绍、孙权这些在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却被淡化了。受到演义的影响,人们看三国难免会主观先行,为这些人扣上或英雄或奸佞的帽子。但其实历史人物,是很难简单地用一两句话概括的,必须要结合他们所处的复杂环境,才能客观地进行评判。而我们这次要说的这本《三国史话》,就是要对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结合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的条件,进行客观地分析,来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

本书作者是中国史学界泰斗吕思勉先生,他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先生一生的著作超过1000万字,每一部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尤其是他集毕生之力编写的《中国通史》和《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四部断代史,都是后来学者的必修书目。正因为先生学术功底深厚,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和事件总有独到的见解,甚至打破人们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普遍认知。比如我们这次要说的这本《三国史话》,就是一本颠覆了我们对三国传统印象的书。在书中,你会发现民间被视为“仁德”代名词的刘备,其实也有腹黑的一面;而常常被当做奸雄的曹操,却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经常被忽视的孙权却成了决定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人物。

好,介绍完作者和作品的一些概况,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下这本书。本期音频中,我一共会从四个方面入手为你解读这段历史。第一,为何刘备刚刚建立起蜀汉政权,就遭遇两次惨败?第二,对促成三足鼎立局面起决定作用的孙权为何会被忽视?第三,如何评价曹操的功过?第四,如何从现在的视角评价历史人物?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何刘备刚刚建立起蜀汉政权,就遭遇两次惨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刘备是一位礼贤下士、道德高尚的明主,他的蜀汉政权更是汉室正统。我们也知道他早年一直郁郁不得志,到赤壁之战后,才慢慢站稳脚跟,后来终于有机会夺了益,也就是现在四川一带,才建立起了蜀汉政权。刘备是在公元214年夺取的益州,然后在公元219年夺取汉中,之后就自立汉中王,这也是刘备一生最风光的时候。然而就在刘备称王的这一年,关羽败走麦城,他统辖的荆州被孙权夺了,紧接着在公元222年,刘备又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全军覆没。一年后,他就在白帝城郁郁而终。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看关羽败走麦城和刘备白帝城托孤,都不免为他们感到惋惜,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刘备为什么刚刚建立起蜀汉政权,就连遭两次惨败呢?刘备真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是一位明主吗?

吕思勉先生在讨论刘备夺取益州的经过时,评价刘备“太工于心计而缺少正义”。这句话一出,不知道颠覆了多少人对刘备的认知。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是仁德的代名词,那吕思勉先生为什么会说他工于心计呢?我们来看下刘备是如何夺取益州的。

刘备在进入益州之前,他只占有荆州的五个郡,大概位于现在湖北湖南一带,当时的益州是刘璋的领地,而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西北的凉州也就是现在甘肃一带,有马超和韩遂,汉中还有张鲁,这就是当时的天下形势。

那刘备是怎么进入益州的呢?其实是益州的刘璋把他请进去的。公元211年,曹操要对西北用兵,想要兼并凉州和汉中,这时候益州的刘璋可就紧张了,因为一旦曹操拿下汉中,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了。而刘备和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所以刘璋想请刘备这个亲戚来帮忙,抢在曹操前头夺取汉中。结果他没想到这竟然是引狼入室,刘备到益州就赖着不走了,最后还反客为主,把刘璋赶下了台,自己占了益州。这就是刘备取益州的始末,真谈不上什么道义。而且就在刘备夺取荆州的时候,曹操战胜了马超和韩遂,随后又占领了汉中,而此时刘备要再取汉中,就要独自与曹操正面交锋了。这也成了刘备失荆州的重要因素。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关羽从荆州北上要攻取樊城,结果东吴的吕蒙趁着荆州空虚,占领了荆州,最后关羽只能败走麦城。那关羽为什么要从荆州北上呢?根据吕思勉先生的分析,关羽出兵,是因为要配合刘备进军汉中,来牵制曹操的后方。但是刘备取汉中本来是不需要关羽配合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刘备当时老实一点,先帮刘璋在曹操前头拿下汉中,那时候马超和韩遂还没被曹操击败,就可以彼此联合,对抗曹操。结果刘备太工于心计,不去汉中,反而占了益州,这就在无意中帮了曹操一个大忙,让曹操有充足的时间战胜马超和韩遂。刘备这时候再出兵汉中,就只能独自面对曹操了,所以才必须要关羽在荆州来牵制曹操的后方,这才让吕蒙乘虚而入。

丢失荆州也就直接引发了后来的夷陵之战,对于刘备要出兵伐吴的原因,《三国演义》中说是为了替关羽报仇,但吕思勉先生分析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刘备伐吴已经是在关羽死后一年半了,真正有王者气概的人,早就该冷静下来了。刘备选择伐吴,是因为他知道北上攻魏他还没这个实力,但是把荆州夺回来,他还是有自信的,所以就先拿东吴开刀。

这个说法或许值得商榷,但是根据金文京先生在《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一书中分析可以知道,刘备夺取益州用的是不正当手段,益州本地士人很难真心臣服,他在益州的基础并不牢靠。相反,刘备是在荆州起家的,主要将领、谋臣都是跟随他从荆州过来的,所以荆州相当于刘备的根基所在。最关键的,荆州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它北靠汉水,东连吴地,西通巴蜀,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荆州必须要夺回来的。但是刘备这次低估了孙权的实力,结果兵败夷陵,一年后死于白帝城。

所以刘备失荆州败夷陵的结果,其实在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益州时就已经决定了。吕思勉先生最后在评价刘备时就感慨:“真个阅历多的人,倒觉得凡事还是少用机谋,依着正义而行的好了”。

好,以上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话题:为何刘备刚刚建立起蜀汉政权,就遭遇两次惨败?按照吕先生的分析是他在益州问题上太过工于心计,缺少正义造成的。

第二部分

刘备失荆州败夷陵,获利最多的当数孙权了。不过很奇怪,孙权每次都在最重要的历史时刻出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其中两个都有他参与,而且他都是胜利者,但是他却很少受到重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对促成三足鼎立面起决定作用的孙权为何会被忽视?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孙权给人的感觉就是要守住江东的一亩三分地,好像从未有什么雄心大志。那孙权真的就是三国的配角吗?当然不是,孙权是对促成三足鼎力局面起决定性作用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下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我们都知道,孙刘联军一把大火烧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也正是这场战役决定了日后天下是统一还是继续分裂。吕思勉先生指出,如果此战曹操胜了,那么曹操就有机会统一全国,而曹操败了,他就暂时无力南下,孙权和刘备就有机会瓜分南方的疆土。那孙权对这场大战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知道孙权一直是坐镇后方的,冲锋陷阵的是周瑜。其实,周瑜之所以能够在前线施展拳脚,完全是因为孙权力排众议坚持联刘抗曹的结果,而且要做这个决定,是非常需要魄力和勇气的。我们来看下孙权决心抗曹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描写孙权下决心这段可以说是非常精彩,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最后周瑜向孙权表决心,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真实的历史虽说没有演义那么夸张,但孙权确实是在周瑜、鲁肃等人的劝说后才做的决定。我们来看下周瑜和鲁肃是怎么劝说的。

周瑜是通过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向孙权分析的。周瑜上来就强调“曹操虽托汉相,实为汉贼”。不过这和孙权有什么关系呢?孙权也没说要复兴汉室,反倒是鲁肃在赤壁之战的10年前就对孙权说过一句“汉室不可复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周瑜这句对孙权来说不过是句空话,那周瑜后来又说了什么呢?他列举了三项曹操的军事弱点:后方不稳、不善水战、粮草不足。不过就这三点就让孙权相信周瑜能赢了吗?保守估计曹操20万大军,孙权刘备加起来不过5万,而且曹操刚拿下荆州,士气正盛,反倒是江东士族一片投降论调。这样看来孙权这边弱点反倒比曹操更明显。所以孙权绝对不会因为周瑜几句话就热血沸腾,那是莽夫之举。

孙权究竟为何选择迎战的呢?我们再来看下鲁肃的话,他是这样说的:“像我是可以投降曹操的,你却使不得。为什么呢?我在你手下,不过做个官,我投降了曹操,还可以继续做官。而主公你呢?你投降后最多封个侯,不过配一辆车、一匹马,带几个随从,这样主公你还能南面称孤吗?”南面称孤这四个字才是孙权真正要联刘抗曹的原因。孤是帝王对自己的称呼,孙权是早有称霸天下的雄心。也正是因为他这份雄心,让周瑜可以在前线毫无后顾之忧地施展拳脚,最后在赤壁之战取胜,这才有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那为什么人们总是看不到孙权的雄心大志呢?那是因为孙权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把自己的野心隐藏了起来,不到最后绝不暴露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下孙权在夷陵之战前后的表现。

当时刘备大军压境,孙权必须防止北方的曹丕趁火打劫,所以他竟然向曹丕称臣,要知道当时曹丕和刘备都已经称帝了,此时孙权竟然可以委曲求全,这种忍耐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过你可能会问了,这不只能说明孙权胆小吗,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但是孙权向曹丕称臣之后,在一件事上却暴露了他绝非胆小怕事。那就是他没有改用曹魏的年号。年号在古代可以说是皇权的象征,我们看三国经常说建安多少多少年,那个建安就是汉献帝的年号,明朝后很多皇帝都直接用年号来称呼了,像是崇祯、康熙、乾隆,这些都是皇帝的年号。而孙权却继续使用汉朝的年号,说明他并非真心向曹魏称臣,这只是权宜之计。两年后,孙权开始用自己的年号。这时候他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了。8年后,公元229年,孙权终于在历经10年的韬光养晦后登基称帝。而孙权建立的吴国,是魏蜀吴三国里寿命最长的国家。

所以孙权并不是没有雄心,只是他对欲望有很强的控制力。赤壁之战是在他决定迎战后才发生的,也因此才有了后来三足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孙权在三国中的重要性会被忽视,是因为他善于隐藏自己的野心,不到最后绝不暴露出来。

以上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话题:对促成三足鼎立局面起决定作用的孙权为何会被忽视?孙权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或许对他有些不公平,不过在人们传统观念里,受到最不公平待遇的,当数曹操。曹操在民间几乎成了奸臣的代名词,京剧中的曹操都画着大白脸,那难道曹操真的就是生一副“白脸”吗?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话题:如何评价曹操的功过?看看历史上曹操的真实面目。

第三部分

吕思勉先生在本书《替魏武帝辩诬》一章中,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现在,要替一位绝代英雄辩诬了。”这句开场,真可谓豪情万丈。吕思勉先生上来就为曹操下了个定义:绝代英雄。或许你会觉得吕思勉先生的说法有些夸张,那我们不妨来看下另一位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中是怎么分析的。

田余庆先生认为对于曹操的评价应该分两点:第一,应该看他比别人多做了哪些好事,而不是看他做了哪些别人都做过的坏事;第二,主要看他所作所为的客观作用,而不是看主观动机。那通过这两个标准看曹操,他到底配不配得上绝代英雄这个称呼呢?我们知道对于曹操影响最大的有三件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还有统一中国北方。那我们就来看看曹操做的这三件大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能是曹操身上最大的污点了,后世学者把曹操看做奸雄最大的依据就是曹操挟天子这一条。不过要说的是,和曹操同时代的诸侯几乎都有要挟天子或者当皇帝的想法。袁绍比曹操还早就要立出身皇族的刘虞作皇帝,而袁术干脆就自己称帝了,甚至一直提倡要复兴汉室的刘备,在刚听到汉献帝死亡的消息时就急忙称帝,根本没想去验证真伪,而事实上汉献帝根本没死。还有刚才我们说到的,鲁肃一早就对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也就是说,当时谁都没想过要忠于汉室,谁都想当皇帝,只不过被曹操抢得先机罢了。而且曹操到死也没敢篡汉称帝,所以田余庆先生说,曹操还是受传统礼教束缚的。而吕思勉先生认为他最后都执守臣节,在当时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

我们刚才说评价曹操,该看他比别人多做了哪些好事,而不是看他做了哪些别人做过的坏事,所以因为他挟天子,就把他说成是白脸奸雄,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有和曹操一样的想法。而且曹操迎奉天子之后,还建立了许多别人做不到的功绩。就像官渡之战,这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而在这一战中取胜,可以说曹操是化不可能为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曹操是在什么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官渡之战表面看就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但事实绝非这么简单。我们来看下曹操的身世,他父亲是宦官的养子,当时宦官是最让士大夫看不起的一类人,他们被称为“浊流”。那袁绍是什么人呢?袁氏家族当时被称为“四世三公”,三公在东汉是司徒、司空、太尉的总称,相当于丞相,也就是说袁绍家往上推四代都是位极人臣。有这样的政治资本,袁绍在当时作为统治阶层的士人集团中,声望极高,当时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几乎全都站在袁绍一边。也就是说曹操是来自当时社会底层的寒门阶级,而袁绍代表的则是当时社会主流的士族阶级,官渡之战其实是他们二人所代表的各自阶级的一次较量。曹操是以最让人看不起的浊流寒门身份,对抗当时站在社会阶级最顶层的士人集团,曹操当时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也正是因为顶着这种压力,曹操早期特别被动,他的政敌,他不敢轻易得罪;俘虏了敌方将领,他也不敢轻易惩罚;打败了豪强,他不敢轻易兼并。对自己的下属,他也只敢奖赏不敢开罪。甚至在官渡之战胜利后,他把自己下属和袁绍私通的信件全部烧毁,也不敢追查他们的叛逆行为。我们看《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不可一世,谁能想到真实历史中的曹操这么憋屈。因为曹操知道,以自己的身世要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好不容易打下的疆土,会瞬间崩盘。其实就是他这么小心,官渡之战前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公元199年,也就是曹操和袁绍决战的前一年,刘备在徐州竖起反对曹操的大旗,东海昌豨举兵数万进攻曹操,此外南边的孙策也在秘密部署,准备袭击曹操的大本营许昌,汝南的黄巾军残余也受袁绍的鼓动反对曹操,更糟的是此时曹操统治下的百姓也对他失去了信心,纷纷向北方也就是袁绍的地盘迁徙,这让曹操连向百姓征税都不敢。此时的曹操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了。

就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曹操依然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赢,和袁绍对峙一年多的时间。最后曹操终于抓住袁绍的弱点,偷袭了袁绍囤积军粮的乌巢,让袁绍军心大乱,这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三国演义》里袁绍是一个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的人。但是吕思勉先生却认为,袁绍在官渡战场上的表现并没有那么糟糕,他差点就把曹操逼得退兵了,所以我们也不能说曹操的成功全是因为袁绍的无能。曹操能赢是因为他胆气过人,关键时刻敢孤注一掷。

官渡之战看似是在曹操偷袭乌巢后发生转折,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偷袭乌巢这一次机会,是曹操在这四面楚歌的一年多里,坚持下来才换到的。他敢于以一己之力,和以袁绍代表的天下人对抗,而且可以在极端不利的局面中坚持下来,抓住转瞬即逝的胜机,这已经完全能够看出他的英雄气魄了。

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开始衰落,曹操最终统一了北方。这也可以说是曹操最大的历史功绩了。甚至可以说北方被曹操统一,也是一种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对比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之战前的表现就知道了。曹操早在官渡之战之前,就开始下令屯田,恢复生产。他将荒废的田地租给当时无地可种的百姓,还分发给他们农具、耕牛和种子。同时他还将军田和民田分开,这样就让百姓不用担心徭役,可以安心生产。结果曹操统治下的军民丰衣足食。那他的对手袁绍在干什么呢?

袁绍集团在河北可以说是极为骄奢,他为了拉拢当时的豪族,纵容他们大肆敛财,曹操攻下河北后,查抄袁绍手下重臣的家产,根据《三国志》记载收缴上来的物资钱财数以万计。这么多财产从哪来?肯定是从老百姓身上。其实就在曹操屯田的时候,袁绍的士兵甚至为了不饿死,去吃当时根本没人吃的桑葚。所以从这方面来讲,由曹操来统一北方,是让北方暂时脱离了以袁绍为代表的腐朽士族的压迫。

而曹操统一北方后,更是走上了一条与当时腐朽士族截然相反的政治路线,也就是寒门法家路线。他先是兼并豪强、打压世家大族,这样获利最多的就是中下层人民。此外曹操用人也是不拘一格,东汉选拔官员,是先看出身后看能力,而曹操却打破豪族对仕途的垄断,实行唯才是举。军事方面,他也是赏罚分明,有功者封侯,败军者抵罪。就这样,北方在曹操手里开始稳定发展,生产力得到恢复,经济也开始复苏。而且客观上看,这些也都为后来晋朝能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和经济基础。我们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必由之路,曹操统一北方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当时他能完成的历史使命。

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最终不敢篡夺帝位、官渡之战和统一北方这几件事件看,曹操确实配得上绝代英雄这个称号。以上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话题:如何正视曹操的历史形象?

我们刚才通过曹操、孙权、刘备的分析,发现三国时期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多面性的,我不能只根据一两件事就对一个人盖棺定论,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从现在的视角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呢?

我们看看吕思勉、钱穆和田余庆先生这三位史学大师的观点。

我们总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吕思勉先生却认为这只是旁观者不负责任的借口。在旁观者的角度是很难弄清当局者所处的环境的,要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他所面对的问题。就像刚才我们讨论孙权,我们总觉得孙权只想偏安东南,却忽视了孙权所处的艰难政治环境,外部曹魏势力强大,内部江东的本土士人集团却只求自保,无心扩张。

赤壁之战,曹操大军来袭时这些江东士人更是一片投降论调。但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孙权却毅然选择联刘抗曹。如果不站在孙权的角度去看当时的局势,就很难体会孙权下决心需要多大的勇气,也就很难发现孙权内心想要称霸天下的雄心。

另外,除了要站在当局者的角度去思考之外,我们还可以参考当事人所处时代的历史意见,什么是历史意见呢?这是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指的是在某种社会制度实施时代,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比如刘备,我们总说他是明主,但这位人们口中的明主其实在益州并不得人心,刘备和诸葛亮为了维护荆州士人集团的利益,使得益州本地士人一直受到排挤,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昭伐蜀时,益州士人全都支持投降的原因。所以如果从当时益州士人集团的历史意见来看,刘备肯定算不上明主。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还应该将视角放大,就像刚才我们说的田余庆先生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应该看他所作所为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客观作用。所以我们才说统一中国北方的曹操,是最大限度地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也因此他也配得上绝代英雄的称呼。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历史人物都是有多面性的,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的,因此我们做任何评判都应该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比如曹操,他确实有历史功绩,但也不能否认他晚年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事实。再比如刘备,我们虽然说他夺取益州时有违仁义道德,但也应该看到他白手起家,一生颠沛流离,屡战屡败却依然不曾放弃,反而越挫越勇,就这点而言刘备是一个很励志的人物。所以吕思勉先生认为对于历史,我们做任何评价,一定要谨守着一个范围,也因此,我们能说的话实在很少。然而就在我们能做的这为数不多的评论中,却多少可以看到一点历史的真相。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我就《三国史话》这本书与你分享的内容,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讨论了为何刘备刚刚建立蜀汉政权,就遭遇两次惨败?我们知道是因为刘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了益州,结果让曹操有机会统一了北方,之后在汉中争夺战中,不得不让关羽牵制曹操后方,才让孙权有了可乘之机。刘备这两次兵败都是因为他在益州问题上太过工于心计,缺少正义造成的。

之后我们讨论了对促成三足鼎立局面起决定作用的孙权为何会被忽视?我们知道孙权并不是没有雄心,只是他对欲望有很强的控制力。之所以孙权在三国中的重要性会被忽视,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野心隐藏起来,等待时机。

接着我们讨论了如何评价曹操的功过?曹操做的最大的坏事莫过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我们总是为曹操扣上一顶汉贼的帽子。相反,他却做了很多别人没做过的好事。官渡之战,他敢以一己之力,向当时社会最顶层的腐朽士族提出挑战,而且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取得胜利,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之后他对北方的统一,更是帮助北方暂时脱离了以袁绍为代表的腐朽士族的压迫,让百姓不用因为战乱到处迁徙,可以安心生产,使得生产力得到恢复,经济也开始复苏。这都是当时别人做不到的好事。而且北方的统一客观上也给后来晋朝能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和经济基础,就这点而言,曹操是最大限度地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最后我们讨论了如何从现在的视角评价历史人物?在我们能做的这为数不多的评论中,却多少可以看到一点历史的真相。

其实,三国这个时代如果真要是放在中国3500年的文明史中,并不显眼,只是魏晋南北朝400年动乱的一个序幕,但是这个并不显眼的历史时期中,却演绎了无数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出现了众多让人憧憬的人物形象。我们敬佩义薄云天的关羽、倾慕雄姿英发的周瑜、更羡慕受刘备三顾之礼的诸葛亮。不过我们也知道,这些人并不完美,他们也都是一个个矛盾的个体,但正因为这样,这些人又显得很真实,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人们才会在三国时期的英雄身上找到自己情感的寄托。特别是《三国演义》,不就寄托着我们对忠义的推崇吗?也因此三国时期的故事才能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